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文化

  曹县地处北纬34°33′—35 °03′,东经115°08′—115°53′,位于山东省西南部,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,南临商丘、民权,北接菏泽、定陶,东靠单县、成武,西濒东明、兰考。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,辖25处乡镇,总人口142万人(2003年),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西南大门、全国著名的人口大县、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。
  曹县历史文化悠久,古称亳,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公元前1700年,商汤在此建都,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被历史学家称为“华夏第一都”。在这片热土上,先后孕育了水利家大禹、政治家伊尹、古朝鲜第一国王箕子、哲学家庄子、军事家吴起、农民起义领袖黄巢、农学家汜胜之等历史名人。地下历史博物馆星罗棋布,历史文化积淀浑厚,民风淳朴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,素有“戏曲之乡”、“书画之乡”、“武术之乡”的美誉。
  资源丰富。一是土地资源。曹县版图面积1974平方公里,耕157万亩,发展空间非常广阔,潜力巨大。二是水资源丰富。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,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。曹县地下水资源丰富,年平均降水量为620mm,在北方属丰水地区。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。曹县农村劳动力数达60万人,其中一半为富余劳动力,具有勤劳、朴实、能干的特点。曹县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全国的平均分高出80多分,每年都有一批高中落榜生,素质相对较高,易于培养。四是农林牧资源丰富。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气候适宜,水源充沛,适于多种作物生长。盛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花生、大豆、芦笋、杞条、果品、桐木、杨木、青山羊、鲁西黄牛等。曹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,棉花种植面积一般在70万亩左右,产量80万担。曹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,小麦、玉米、花生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、35万亩、 35万亩,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、15万吨、11万吨;果品15万亩,总产18万吨;蔬菜面积达到50万亩,总产110万吨,其中,芦笋面积12万亩,采笋面积8万亩,年产量8万吨,占全国的十分之一、全省的四分之一,是农业部命名的“中国芦笋之乡”。曹县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县、京九绿化示范县,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55万亩,林木蓄积量265万立方,杞条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。曹县是全国活牛出口基地县、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,获取了养牛总量、秸杆养牛、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。是中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试验基地和中国首批本地克隆牛诞生地。
  投资环境优越。曹县南临陇海铁路、北靠新石铁路,京九铁路贯穿全境,105、220国道和12条省干道在境内交织成网,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75公里。距日东(日照—— 东明)高速公路50公里,济郑(济南——郑州)高速公路连线穿境而过,已经开工建设,德商高速正在规划筹建之中。电力方面,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 座,110千伏变电站4座,35千伏变电站15座,2X3000千瓦和2X12000千瓦热电厂各一座,家村电网和城区电网改造已经完成,拥有高低压线路 4000余公里,电力充足、安全可靠。城区、乡镇驻地全部和部分村庄完成了宽带网建设,开通了“小灵通”无线市话,有线电视实现了城乡联网。相距50公里的菏泽海关、商检、动植检机构设置齐全,并设立了直通关。
  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。以壮大、华洋、巨鑫源、中粮大宝为代表的食品蔬菜加工业;以金鲁、花木、曹普、鲁艺等公司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业;以中大集团、王光集团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业。已凸显产业优势,形成龙头企业、加工群体、专业市场三位一体,区域板块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。

   曹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,商都文化开发已列入山东省“三都”、“两圣”、“四半岛”总体规划。汤王墓、伊尹墓、箕子墓及黄巢出生地等正在开发修复中。外商将投资7亿人民币,对素有诸多美丽传说的“月亮湾”进行开发修建,不久它将成为集度假、娱乐、购物、观光为一体的游览胜地。曹县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,并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。 一、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曹县夏朝前属东夷之地,境内有许多大汶口、龙山、岳石文化遗迹,为尧舜禹活动之地,商王在此立国建都,春秋战国之世诸侯争霸会盟多在次地,有“天下之中”之誉,刘邦、项羽合力征秦创业于此。政治昌盛、经济发达、文化灿烂、名人荟萃,历史人文资源极为丰富。有大圣夏禹、大圣商汤、元圣伊尹、名圣惠施、道圣庄周、兵圣吴起、农圣氾胜之、科圣燕肃等,有三位状元、几百位进士、功臣名将数不胜数。许多名人留有遗迹或安葬于此,如汤陵、盘庚陵、箕子墓、伊尹墓、莱朱墓、穰侯魏冉墓、春申君墓、项羽龙须岗、澹台子羽祠等。涂山是夏禹会万国诸侯之地、商汤会三千诸侯之地,景山是商汤受命之地,青山是项羽发迹之地,历史古迹遍布曹县各地,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。 二、独特的自然景观 曹县属济水中游,金代以后,黄河过境,在县境造成三条故道,屡次决口泛滥,造成曹县复杂的地质地貌。1855年黄河改道后遗留下来的故道,自西向东贯穿庄寨、桃源集等15处乡镇,这条黄河故道总面积41.3万亩。故道区内大堤、滩涂,地域宽广,适宜种植多种果树、速生丰产林、植藕养鱼等。现在整个故道区已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。 另外,曹县还有几处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水域。 一是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八里湾水库。因距老城区八里得此名。是由古黄河决口冲击而成的低洼潭坑,经几届政府开发建设,现已配套了水利设施,水位深浅可任意调节,水质良好、土壤肥沃。该水库地形特殊,它四面环水,水库的形态是:中心岛110亩,岛外环水500亩,水外围堤200亩。新开挖两坑塘300亩。库区共有水陆使用面积1200多亩。水利、电力设施齐全,各种房舍100间,累计投资资金120万元,建设公园式度假村已具备初步条件,是人们较为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,深受县内外开发商的青睐。在曹县八里湾库区建成集旅游、度假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园区不但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而且还有极大的社会效益。 二是位于仵楼乡境内的的鸭子圈和东河潭。鸭子圈位于黄河故道东河潭弯道与太行堤水库交界处。南北长4000米,东西宽1000米,平均水深1.5米,周围大小土堤环 绕,圈内水质良好。东河潭位于鸭子圈南,与其一堤相隔,面积近万亩,盛产各种鱼虾。属于商丘的东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,开发已初具规模。自助性的野味餐,在芦苇、荷花丛中泛舟、戏水,亭阁中娱乐、纳凉等吸引了许多游客。 三是位于魏湾镇境内的太行堤第二、三水库。库区面积5.4万亩。引黄干线横穿库区,沙性土质,适宜种植莲藕、水稻等。库区莲藕面积8500亩,盛夏时节,十里荷花香,被誉为万亩荷塘,是旅游观光、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。 三、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可观 一是鲁西南烈士陵园。位于县城西北28.4公里,韩集镇孙庄村东北200米处。该园是为纪念“九?二七”殉难烈士而建。陵园内分北、东两处墓区,共安葬烈士261人。东墓区葬有豫东纵队政委魏克仁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,曹县县长王雪静,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,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烈士。北墓区除葬有“九?二七”死难烈士外,又陆续接纳了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,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共253名。陵园属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。 二是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。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韩集镇境内。包括刘岗、伊庄、曹楼三村,呈品字形,为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策源地,素有“小延安”之称。1977年被省命名为“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”,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三是王厂战斗遗址。曹县城西南十余公里,有一高十余米的大堤。1943年9月,日伪军调集3万余人,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“秋季大扫荡”。我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、鲁西南专署专员袁复荣等首长率军分区指挥所、专署机关、民军第一团、军分区骑兵连等,撤至郑庄村中土围子,但终因众寡悬殊,朱程司令员、袁复荣专员等将士壮烈殉国。 四、曹县素有“戏曲之乡””的美誉,戏曲资源独具魅力。 曹县剧种颇多,素有“戏曲之乡”的美称,先后流行的剧种有梆子、柳子、弦子、二夹弦、花鼓丁响、皮影戏、京剧、评剧、四平调、豫剧等;流行于曹县的曲艺主要有山东琴书、山东落子、河南坠子、木板打鼓、鱼鼓、莺歌柳书、山东快书、评词等。 曹县面积大、人口多、民俗、地方特产、风味名吃等很有特色;宗教文化特浓、建有基督教堂,天主教堂,特别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为曹县增添了异域情调。

      夏禹夏禹的父亲鲧为黄帝二十九世孙,封崇伯(今山东鄄城县富春乡)。帝尧时,洪水滔天。鲧由四岳群臣推举,受命治水。他用筑堤防水的方法治水,成效显著。他娶有莘氏(今曹县莘冢集一带)女为妻,生禹。后,洪水又泛滥不息,鲧懈怠治水,被舜流放到羽山。鲧死后,禹受舜命,继承父业,与益、后稷一起率领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。在涂山(今山东曹县南),娶涂山女为妻。婚后四日,即动身外出治水。商汤商汤(公元前17~前16世纪)子姓,名履,始祖契。汤继位商侯,为夏之方伯,得专一方征伐。汤有大志,自商北迁于蒙,建亳于涂山(今山东曹县南)之南,娶有莘氏女为妃。伊尹伊尹(公元前17~前16世纪)名挚,生于伊水,幼随其母避水逃至有莘。不久,其母又亡,他为有莘氏采桑女于空桑中拾得,由莘仲??尧舜之道,有显才用世之志。箕子箕子(约公元前11世纪)名胥余,纣王诸父,官居太师。商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,箕子悲叹道:“他现在制作象牙箸,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;制作玉杯,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已有。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此开始,看来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。” 吴起吴起(约前440~前381)战国时期卫国左氏(今山东曹县韩集乡)人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、改革家。起为吴国王族之后,曾祖为吴王夫差,祖为太子友,友为越人攻杀。庄周庄周(前369~前286)字子休,战国时期宋国蒙(今曹县南)人,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。他生活贫困,处穷闾厄巷,面黄身瘦,靠编草鞋为生。氾胜之氾胜之氾水(今山东曹县韩集乡)人,著名农学家。汉成帝时为议郎,以轻车使者身份,在三辅地区(今陕西关中平原)指导农业生产,关中大穰。燕肃燕肃(961~1040)字穆之,祖籍青州益都,父燕俊迁曹州,肃六岁丧父,勤奋好学,曾经游学睢阳学舍(今河南商丘县)。宋淳化年间,燕肃举进士,补凤翔府观察推官,主管司法事务。。
 刘齐滨
 刘齐滨:(1908-1942) 原名刘府海,曹县韩集镇刘岗村人。
 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会长、中共鲁西南地委统战部部长、曹县县长、鲁西南专署专员等职。刘齐滨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。青年时期,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预修科和北京大学文学系。1935年他到曹县东南黄岗集小学任高年级国文教师。
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,他回到家乡刘岗一带,创办农民夜校,自编教材,教农民读书识字,学习革命真理,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。1938年秋,“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”成立,他被推选为总会长。是年冬,日军侵占了曹县城,中共曹县县委转移到曹西北活动。上级党组织派出一批干部到该地区工作,经常在他家吃住。他家中本不富裕,粮食很快就用光了。他就和父亲商量,先卖掉了树木和农具,又卖掉了几亩田地。他常说:“有国才有家,只要保住国,倾家荡产也值得。”
 1937年10月,反动会道门--红枪会头子安天国勾结日伪汉奸,趁八路军主力转移之机,在根据地内发动暴乱,残杀共产党人和抗日积极分子,放火烧了刘齐滨家的房子。他关心的是被害的抗日人员和群众的损失,至于自己的房子,他只是风趣地说:“这一烧,使我丢掉了一个包袱,以后再没有牵挂了。” 1940年8月,曹县抗日县政府成立,他任县长。鲁西南“固守三村”斗争期间,肺病复发,在村外隐蔽治疗。病床上,忧心如焚,时刻关心着“三村”的安危。
 1941年5月1日,鲁西南专署成立,他任专员。在发表就职演说时,讲道:“我当专员好比给人民当长工,一定竭尽全力为父老乡亲办事。”1942年4月15日,刘齐滨病情急剧恶化,在张子高村病故。

      自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至清咸丰五年(1855年)黄河过境,留下三条故道,自然资源丰富。 土地资源 共有157万亩耕地,黄河故道区正处于开发阶段,待整理的土地就有30万亩,发展空间非常广阔,有实现“土地占补平衡”的比较优势。水资源 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,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。全县地势西南高,东北低,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,有杨河、东鱼河、东鱼河南支、定新河、曹北河、新冲小河、白花河、太行堤河、团结河、胜利河、黄白河、引黄干线、贺李河等较大河流,均为淮河水系。地下水丰富,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,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.47倍;亩均水资源总量293.3立方米,在北方属丰水地区。工业用水1.1元/m3。其它资源 曹县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、地热资源丰富,开发前景十分广阔。 劳动力资源 曹县劳动力充足,素质较高。全县农村劳动力数达60万人,其中一半为富余劳动力,具有勤劳、朴实、能干的特点。仅18—30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完全劳动力就超过15万人,多数受过专业技能培训,具有较高素质。 农业资源 曹县农业资源丰富,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气候适宜,光照充足,水源充沛,建国后累年平均气温大于0°c活动积温为5200度,日照时数2640小时,无霜期212天,降水量708毫米。盛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花生、大豆、芦笋、杞条等,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、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、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、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。 2007年4月16日—19日,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、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,曹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(曹县)国际芦笋节,在曹县成功举办。 林业资源 曹县是全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,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达标县、京九绿化示范县、淮太流域造林项目示范县、沙化治理先进县,是全省桐木制品、杨木制品、柳编制品出口第一县,2004年6月,被中国林学会授予“中国泡桐加工之乡”、“中国杨木加工之乡”、“中国柳编之乡”称号。目前,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,农田林网176万亩,农桐间作40万亩,杞条8万亩,名特优果园7万亩,林木蓄积量289万立方,林木覆盖率达到28.8%。年育苗1.5万亩,年采伐桐木4万立方,速生杨5万立方,年产杞条12万吨,年产果品1.5亿公斤。 畜牧资源 曹县是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、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十佳示范县,获得了养牛总量、秸秆养牛、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,也是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。鲁西黄牛、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,牛羊皮张质地细腻,便于分割。 农业资源 曹县农业资源丰富,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气候适宜,光照充足,水源充沛,建国后累年平均气温大于0°c活动积温为5200度,日照时数2640小时,无霜期212天,降水量708毫米。盛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花生、大豆、芦笋、杞条等,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、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、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、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。 林业资源 曹县是全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,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达标县、京九绿化示范县、淮太流域造林项目示范县、沙化治理先进县,是全省桐木制品、杨木制品、柳编制品出口第一县,2004年6月,被中国林学会授予“中国泡桐加工之乡”、“中国杨木加工之乡”、“中国柳编之乡”称号。目前,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,农田林网176万亩,农桐间作40万亩,杞条8万亩,名特优果园7万亩,林木蓄积量289万立方,林木覆盖率达到28.8%。年育苗1.5万亩,年采伐桐木4万立方,速生杨5万立方,年产杞条12万吨,年产果品1.5亿公斤。 畜牧资源 曹县是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、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十佳示范县,获得了养牛总量、秸秆养牛、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,也是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。鲁西黄牛、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,牛羊皮张质地细腻,便于分割。
 

      曹县现有国办学校559处,在职教工10819人,离退休教职工3543人,教学班4543个,在校生193435名。 ①县管学校11处(县一中、二中、三中、五中、八中、三职高、梁职高、进修学校、实验中学、聋哑学校);在职教工1579人,离退休教职工285人;高中282个班,19684名学生;初中156个班,11416名学生;特教10个班,99名学生。 ②乡镇中心学校25处,在职教职工6788人,离退休人员3007人;辖小学500处,3463个班,114965名学生。 ③乡镇中学48处,在职教职工2452人,离退休251人,共有632个班,41271名学生。 曹县现有批准的民办学校32处, 其中,高完中7处,初中13处,小学17处,教职工1300名,在校生4.8万名。